这两天在小红书上热火朝天的“TikTok 难民”移民入驻现象确实令人惊讶且感到有趣,如果这样的一种情况持续下去的话,这将是破天荒头一遭,美国和中国用户能大规模地汇聚在同一个社会化媒体上,相互了解,相互交流。
这个现象缘起于美国政府企图封禁TikTok所引发的,因其是“中国的”,怕对美国产生国家安全问题,怕中国用其进行舆论宣传,尽管TikTok上没什么中国用户,中国相关联的内容也不多,但美国国会议员们还是打算将其封禁。
最为讽刺的是,美国政府害怕一个血统不纯的中国软件,可美国网民却用脚投票,选择了一个更加且完全纯血的中国软件,啪啪打了国会议员们的脸。
非但没有减少中国科技在美的影响力,反而有可能是在一个实际位于中国的平台上,为中国和西方用户之间搭建起一座更直接的桥梁。
与TikTok 不同,TikTok与其中国版本抖音是完全分离运营的,且服务器数据也有着实际的物理隔离,小红书无论服务器数据还是内容,全都基于中国本土。
其次,民众们对于真正的跨文化社会化媒体平台存在着明显的且巨大的需求,虽然中美之间有着地理政治学的焦灼的事态,但美国大多数民众并不是特别需要也不希望美国政府试图用数字铁幕把他们隔离于这个世界。
TikTok上的话题热度一度排名第一的是“#解放巴勒斯坦”,这可能正是美国要封禁它的原因之一——TikTok揭开了美国主流媒体所谓的这个虚伪的面具。
美国网民选择小红书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小红书并不进行任何推广操作,这充分说明人们真心不想要一个被人为分裂的世界。
最后,在商业层面来说也很重要的一点是,小红书不单单是一个可能替代TikTok的社会化媒体应用,它同时在中国也发展成为了一个市占份额不小的电子商务平台,社交功能既是围绕购物自然形成的,购物功能也让认真分享产品的博主获得变现。
如果这种“网民迁移”趋势持续下去,将有可能以非常深刻的方式重塑中美之间的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或许能够促使更多的企业和个人突破限制,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
在“TikTok 难民”中很多其实就是在 TikTok 上以电商谋生或已经取得成功的小企业主,试想一下,一个能让美国产品及消费者与中国产品及消费者双向奔赴的平台的潜力将会有多大。
当美国政府仍试图提高关税、打价格战、切断对中国的供应链时,这些年中国商家们迫切在寻找的新途径,可能就此被创造出来。
这种趋势不管这种“网民迁移”现象是否会持续,它都给我们所有人揭示了一些希望——当政客和政策制定者专注于试图分裂世界并制造恐慌时,民间的力量始终在寻求跨越障碍、建立联系的途径。
老百姓们对桥梁更感兴趣,而非围墙!你们能起十米高墙,我们能造十一米云梯。